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列表
  • 米乐M6  新华社伦敦12月13日电(记者郑博非)英国工党政府12日发布推动住房改革的新版土地规划政策框架,计划在本届议会期间建设150万套住房,并要求地方政府每年完成建造37万套住房的任务。   根据新政策,为尽快完成目标,政府将适当放宽标准,允许建造者在绿色地带中的质量较低地块兴建经济适用房、公共服务设施等。英国相关法律此前规定禁止开发绿色地带。   英国不少人对政府新举措能否奏效持怀疑态度。伦敦大学学院教授本·克利福德表示,单纯进行住建规划改革无法解决住房问题,需要系统解决市场问题,并促进市场公平增长。居民实际需求集中在能否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上,而新政未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他还表示,放宽标准开发部分绿色地带恐将引发公众反对。   英国社区规划联盟联合创始人罗茜·皮尔逊告诉记者,工党政府面临保护环境和实现住房目标的双重挑战,满足居民住房需求要出台更加明确的实施路径。   居住在利物浦附近的居民贝丽尔·丹尼特担心,政府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恐将远超许多年轻人能承受的范围。
    浏览量:0
    发表于:2025-01-02
  • 米乐M6编者按: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2024年,新华社记者继续深入践行“四力”,从来自瑙鲁的现场报道到巴以冲突的前线直击;从雄安新区的“拔节生长”到大运河的十年蝶变;从用镜头定格“嫦娥六号”的回家瞬间到用照片记录“中国天眼”的成长历程;从云南镇雄山体滑坡灾害到四川雅江山火救援见闻;从青春之光闪耀冬青奥舞台到“中国红”绽放巴黎奥运会赛场;从悬崖间凿出的绝壁天渠到沙漠里植出的成荫绿洲;从行走山乡的“健康守门人”到大山深处的教育坚守者……   奋斗不停,记录不止。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多位新华社记者在2024年的精品力作,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为您展现照片背后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场大雪过后,街道上游人热情如火,感受着“北国浪漫”。在这一刻,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我,对于职业生涯与人生阅历,有了新的认知和感悟。   一块冰的“升华”   采冰人在机械助力下,切割冰面,开启一块冰的“升华”之旅。冰封的江面,凛冽的寒风,一边看着取景器,一边流着眼泪,拍摄完成时,睫毛挂着冰霜,满身是冰沫。   采集的冰块在工匠们的雕饰下呈现出精美绝伦的冰雪世界。这一年,“被流量唤醒的”哈尔滨凭借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成为“顶流”。而我则在“泼天富贵”之下,感受着“流量”变“存量”的“尔滨”现象。   工人在松花江上的采冰现场进行采冰作业(2023年12月4日摄)。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工作人员在建造冰雕(2023年12月12日摄)。   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2024年1月9日摄)。   来自广西的“小砂糖橘”实现了从“尔滨”到南宁的双向奔赴,他们在火车上吃着精心准备的早餐,在哈尔滨极地公园亲密接触企鹅。我和同事一起拍摄记录,与广西分社的同事们实现南北联动报道——广西水果赠给东北“老铁”,“东极”蔓越莓回赠“老友”,跨越千里终是情。   2024年1月6日,在哈尔滨极地公园,“小砂糖橘”与企鹅进行互动。   2024年1月6日,11名来自广西南宁的小朋友——“小砂糖橘”结束黑龙江漠河游学之旅,来到哈尔滨极地公园,与企鹅亲密互动。   极寒下的坚守   拥有“北极”“东极”的黑龙江,极寒下的坚守更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2024年1月30日,我独自踏上“北极”之旅,前往盘古镇蒙克山采访。这是一个12306网站上无法查询到的停靠站,只是列车经过时,让通勤职工临时下车。   “要知铁路苦,就得去盘古。”这句铁路系统内流传的话,没想到我刚下车就体验了——一只脚陷入半米深的雪里,鞋子和裤子瞬间灌满雪。   这里有一群“90后”“00后”大学生,寒来暑往在户外工作,他们远离家乡,在此坚守,让我内心深受震撼。   2024年1月31日,在盘古线路车间508公里作业区,盘古线路车间的工人韩宇在进行作业。   2024年1月31日,盘古线路车间的工人鞠文浩的眼睫毛结上了冰霜。   2024年1月31日,在西罗奇岭二号隧道外,完成当日作业任务的工人们一起合影留念。   白天,我跟着作业工人在嫩林线69.1公里长的高难线路上采访。对他们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事。“这个地方修好了,来回过车,我们自己心里得劲儿,这是最北端的线路,我们的责任,年轻时候干点狠事儿,以后有念想。”   为了拍摄他们趴在轨道上进行检测,我跪在线路上,膝盖被轨道磕了一下,晚上回到工区,发现膝盖青肿,这是他们每天来回数百次的动作。夜晚的蒙克山附近一片漆黑,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一个给家人的视频电话,一张紧握的工资条,一个铁路人的梦,是对青春的一个交代。   2024年1月31日,在加格达奇工务段盘古线路车间蒙克山维修工队驻地,盘古线路车间的工人在休息。   2024年2月1日拍摄的一辆客运列车通过盘古线路车间的作业区。   告别“盘古青年”,一路向北到达北极村。相比村里热闹的旅游人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项目“子午工程”的科研人员在极寒中探寻日地空间环境的奥秘,为避免、减少空间环境事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破坏性后果做出数据支撑。   很多村民都不知道村子里有这样一个科研机构,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刘纪康和站长苏振波的家就在这里。   “守着自己的小家,更要守好国家的关键数据”。值班看守、巡检设备、观测数据,在极寒里跟随他们进入工作空间,小小的村子里有各式各样的精密仪器,为了保证数据精准,很多时候他们要穿上单衣进行观测,吃住在站里,为国家探天测地。   2024年2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科研人员吴方在调试激光发射设备。   2024年2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地磁观测室,站长苏振波(左)和刘纪康在进行观测。   2024年2月2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刘纪康在检查设备。   2024年2月2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黑龙江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研人员高凤信在清理观测室的积雪保证设备安全。   在黑土地,记录农人故事   作为身处农业大省黑龙江的摄影记者,我的报道也随着农时而动,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寻找不一样的角度,挖掘背后的人物故事。   2024年5月7日,在绥化火车站,插秧客准备登上“插秧专列”。   2024年5月8日,在“插秧专列”K5161次列车车厢,一名插秧客触摸列车装饰品。   五月初,齐齐哈尔客运段开行的“插秧专列”陆续从绥化火车站驶出,开往粮食主产区——三江平原。20余载时光过去,已有近190万人次搭乘“插秧专列”前往三江平原“淘金”,见证“北大仓”农业发展和变迁,为三江地区粮食生产作出重要贡献。我第一次能完整记录下插秧客的故事,实现了从上车到落地全程拍摄,也开始了这一年的农业报道,为后续的报道积攒了足够的线索。   2024年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种米姑娘”陈雨佳在进行直播。   2024年9月21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陈雨佳和村民一起收割水稻。   2024年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第七届丰收节现场,陈雨佳和村民一起参加拔河比赛。   2024年9月21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陈雨佳抱起刚刚收割的水稻。   2024年9月20日,在宁安市上官地村,村民欣赏晚会节目。   2024年9月26日,在上官地村,村民在雾气中收割水稻。   秋日的上官地村,35岁的“种米姑娘”陈雨佳成为丰收节上最忙碌的人,她从体育老师变成“新农人”,开镰收割水稻、网上直播卖米、策划丰收节、组织村民活动、签订大米订单,带领村民们又收获一岁好收成。从第一届到第七届,上官地村的“丰收节”越办越好,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跟随陈雨佳走进新农人的世界,恰巧遇上纪录片拍摄,采访变成了观察,在碎片的时间里拍摄我想要体现的画面,是一次独特的采访体验,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思想驱动快门。   2024年10月11日,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驾驶农机进行整地作业。   2024年10月11日,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驾驶农机进行收割作业。   2024年10月11日,在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驾驶农机进行收割作业。   2024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晒场,种植户在整理稻谷堆。   2024年10月11日,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作业区,种植户于春丽和丈夫张文波在进行收割作业。   在人们印象里,“北大仓”的收获场景,是成排的收割机,充满现代化和无人化。而我一直觉得报道不能专注于秋收的本身,而应去捕捉秋收中的“人”与“情”。在普阳农场第二管理区,机器行进间,稻田转瞬变成饱满整齐的“鱼鳞铺”。种植户张文波驾驶收割机进行收割,妻子于春丽在一旁进行辅助配合装车,月光之下,温情脉脉。没有宏大震撼的场景,更多的画面是农业生产中的小细节,夕阳下的家庭收割与夜晚的同步平整作业,这些很少出现在采访中的画面,更具现代农业生产的速度与美感,另辟蹊径的拍摄时间,更具别样的秋收之美。   2025年,我期待继续用摄影表达独属于内心的自我。无问西东,只追初心。
    浏览量:0
    发表于:2025-01-02
  • 米乐M612月7日晚 人们冒雨聚集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外 灯光在外墙上打出 法语“谢谢” 字样 宣告这座传奇文化地标的“重生”   2024年12月7日,人们冒雨聚集在巴黎圣母院外。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5年前的2019年4月15日 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 塔尖和屋顶木骨架在大火中被烧毁 文物之殇 让法兰西流泪 也让全世界伤痛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经过5年修复 12月8日 巴黎圣母院重新对公众开放   这是2020年6月9日拍摄的正在进行脚手架拆除工作的巴黎圣母院。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这是2023年12月16日拍摄的准备安装在巴黎圣母院塔尖的公鸡像。新华社发(里特·埃斯 摄)   这是2024年12月8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外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无论是石柱、穹顶还是石雕 所有修复后的石材都恢复成乳白色 和修复一新的彩绘装饰一起 在灯光映衬下熠熠生辉 整个巴黎圣母院显得庄严巍峨 不禁让人想起法国文豪雨果对这里的评价: “一首规模宏大的巨石交响乐。”   这是2024年12月8日在重新开放仪式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这是2024年12月8日在重新开放仪式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几十年来 新华社记者 用镜头记录了这首“交响乐”的 高潮迭起、婉转沉静、弦音流转 让我们打开时光相册 从一幅幅画面中 回味巴黎圣母院的命运交响曲   这是1979年拍摄的巴黎圣母院。新华社发 这座位于塞纳河畔 辉煌雄伟的教堂 始建于12世纪 它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1986年拍摄的巴黎圣母院。新华社记者 穆青 摄   这是1994年拍摄的巴黎圣母院。新华社记者 徐平 摄   2013年2月15日,人们参观为迎接巴黎圣母院850岁生日建造的新铜钟。巴黎圣母院于2013年3月23日迎来850岁生日。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这是2017年6月30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尖塔及巴黎风光。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这是2019年3月23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外景。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形式 采用石材建造 外形高耸挺拔 其内部的雕刻和绘画艺术 以及教堂内所收藏的 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也闻名于世   这是2017年6月30日在巴黎圣母院钟塔里拍摄的大钟。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这是2013年10月11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雕塑。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这是2013年10月11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这是2011年5月22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的外部雕刻。新华社记者 唐霁 摄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让这座教堂不仅成为巴黎地标 也成为法国文学乃至文化和精神的地标 它在人类文明史上如此闪耀 即便是没去过巴黎的人 也一定知道它   2002年12月20日,享有盛誉的法国著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这也是该音乐剧在亚洲的首场演出。此次演出,艾斯梅拉达的扮演者艾伦西嘎哈是当时法国最红的演员。 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2013年12月18日,演员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歌剧院表演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新华社发(邓智炜 摄)   2009年10月3日,在巴黎圣母院,游客拍摄由瑞士艺术家创作的装置作品。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那哥特尖顶 入过多少画作诗篇 成为多少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 引发多少流连徜徉和深沉喟叹   2015年3月13日,游客在巴黎圣母院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陈晓伟 摄   2019年3月23日,一对新人在巴黎圣母院前拍照。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2023年12月8日,人们在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2024年7月26日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上空的心形烟雾。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2024年9月11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模型。当日,“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800多岁的巴黎圣母院 如今浴火重生 “一砖一石,日复一日, 一世纪接一世纪,爱从未消逝。”   这是2024年12月8日在重新开放仪式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制作:方欣、张铖
    浏览量:0
    发表于: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