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列表
  • 米乐M6  新华社澳门12月12日电 题:从中葡论坛到澳琴一体化——澳门探索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新路径   新华社记者王露、郭雨祺、齐湘辉   澳门南湾湖畔,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以下简称“中葡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提出建造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大楼已经投入使用,成为中葡平台的亮丽标志。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粤澳合作共建横琴,扩展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功能,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澳门具有与葡语国家相近的行政和法律体系,向来致力于推动中葡双语教育,培养中葡双语人才,发挥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服务平台作用。   这是12月10日拍摄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大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金加 摄)   充分利用中葡论坛机制   “自2003年10月成立以来,中葡论坛经历2次扩员,实现了中国与所有葡语国家在论坛的‘大团圆’,促进了中国与葡语国家广泛领域的‘大合作’。”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季先峥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葡论坛创立于澳门,由中国政府发起并主办,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莫桑比克、葡萄牙、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和东帝汶等9个葡语国家共同参与。   季先峥认为,中葡论坛是互利共赢的平台。“论坛以语言为纽带,以经贸合作为主题,已经发展成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幅员大小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发展顺利并富有成效。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辅助及葡语市场促进厅高级经理邓永曦介绍,由中葡合作发展基金参与的莫桑比克农业园项目为莫方带去先进的种植和管理技术,已培训超过2000名当地农户;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新能源光伏电站项目为居民提供清洁能源,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促进太阳能电池板等上游产业发展……   在综合体大楼内的葡语国家产品展示中心,陈列着来自9个葡语国家的食品、饮品、日化产品和手工艺品等。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中心通过近3000件实物展品配合多媒体手段,让参观者了解葡语国家营商环境和产品服务,为中葡企业经贸洽谈搭建沟通桥梁。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葡语国家贸易额达2209亿美元,约为论坛成立之初的20倍;截至2023年底,中国对葡语国家各类投资存量约800亿美元,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约1400亿美元,中葡贸易符合各国发展需求,表现出强劲韧性。   这是8月15日拍摄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大楼内的葡语国家产品展示中心。新华社发(张金加 摄)   不断创新交流合作模式   澳门是东西方文明和谐相处、互融共生的典范,也是中国与葡语国家沟通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截至目前,澳门已成功举办16届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和6届“相约澳门—中葡文化艺术节”。上千名中外艺术家共同参与绘本书展、传统歌舞表演、电影节和音乐会等各类活动,吸引游客超30万人。   2023年,澳门首次举办“中国—葡语国家文明互鉴论坛”,旨在探索设立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常态化机制,发挥澳门在中国与葡语国家历史文化经贸紧密联系中的独特优势。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认为:“我们应该致力于用我们的语言,客观立体地把中国文化的精髓介绍和推广给读者。”   澳门直播协会理事长戴显扬希望可以利用新媒体和新业态帮助澳门充分发挥中葡平台作用:“全国的直播模式都很类似,澳门想要突破重围,就必须强调文化特色。”   戴显扬介绍,协会作为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的葡语国家产品—技术支持伙伴之一,主要工作是为产品做宣传推广和为商家做“线上基建”。“澳门有很多葡语国家产品代理商,我们通过直播带货模式帮助他们开拓内地市场,讲述品牌故事。”   4月23日,与会者在中葡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企业家大会”上进行企业配对交流。新华社发(张金加 摄)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第五届澳门特区政府施政总结指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应有之义。特区政府积极参与区域和国际合作,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机遇,加强与葡语国家合作。   近年来,澳门着力打造“中葡金融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元化投融资服务,先后发行55亿元人民币“一带一路”主题债券和2.5亿美元“中葡平台建设”主题债券。   2022年12月,澳门、横琴和珠海三方共同成立“中国—葡语系国家科技交流合作中心”,举办了包括“巴葡科技企业(澳门)创新创业大赛”在内的多项科创活动,提升中国与葡语国家科技合作水平。   2023年5月,由澳门特区政府和广东省政府共同设立的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成功帮助9家澳门和内地企业共12款产品在莫桑比克注册,其中9款产品获得上市许可,7款产品已进入巴西市场。   “90后”澳门创业青年黄茵的公司分布澳琴两地,涉及中医药和互联网医疗领域。黄茵借助中葡平台优势,依托澳琴一体化发展,将中医药产品与文化推广至葡语国家。   2024年11月,“齐齐葡—葡语国家及澳门产品特色市集”第3次赴横琴举办活动,展销过百款葡语国家及澳门特色产品和美食,充分发挥横琴粤澳深合区作为澳门建设中葡平台延伸地的角色作用。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弗朗西斯科·若泽·莱安德罗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拓展了澳门的发展空间。“由此,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角色可以得到充分实现,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这是7月8日拍摄的澳门半岛、横琴及珠海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金加 摄)
    浏览量:0
    发表于:2025-01-01
  • 米乐M6  记者12月10日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和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条全域轨道交通线路北京地铁M101线一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当日上午,M101线一期工程通顺路站实现进场开工。“随着场地移交、管线深挖、园林伐移、临建安装等前期工作完成,车站已经展开维护结构实施作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M101线一期工程01标段项目经理刘旭云说。   据了解,M101线一期工程全长约18.1公里,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4座。线路先后连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运河商务区、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市级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张家湾设计小镇等重要区域。线路建成后,对于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城市副中心功能布局、促进职住平衡、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一环六横四纵”格局正加速形成。   记者注意到,作为北京市首条“轨道+土地”示范线,其14座车站中有11座进行一体化开发,土地收益可反哺轨道交通建设,实现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工程还将引入智慧轨道交通基础平台、车站和车辆基地智慧化管理平台,用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技术综合提升建设、管理、运维各阶段效能。”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十二部部长万小飞说。(记者张骁、夏子麟)
    浏览量:0
    发表于:2024-12-31
  • 米乐M62024年11月1日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 劈波向南、破浪出征 开启为期近7个月的科考征程   2024年11月1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出发。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2024年12月27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极秦岭站海域卸货。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2024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 1984年11月20日 我国首支南极考察队 从上海出发 同年12月30日 中国首次将五星红旗 插上了南极洲的大地   1984年1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胜利驶抵南极洲乔治王岛民防湾。这是“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新华社记者 戴纪明 摄   1984年12月30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的滩头登陆成功。 新华社记者 朱幼棣 摄   1984年12月30日,中国南极考察队登陆成功后,在南极洲插上第一面五星红旗。新华社记者 朱幼棣 摄 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 胜利地建成了 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试验基地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 长城站在乔治王岛举行落成典礼 长城站的顺利建成 开启了我国建设南极考察站的序幕   1985年2月20日,中国长城站在乔治王岛举行落成典礼,南极洲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新华社记者 朱幼棣 摄              1989年2月 在东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 我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山站胜利建成 揭开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新的一页   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参加中山站落成典礼。新华社记者 张继民 摄   1989年拍摄的中山站全景。新华社记者 张继民 摄 1994年1月28日 “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港启航 踏上首航南极的征途 “雪龙”号是我国引进的第一艘 能在南极洋区破冰航行的船只 执行接送考察队员 为在南极的考察站运送物资等任务   1997年11月15日,“雪龙”号载着100多名考察队员从上海启航,前往南极进行第14次科学考察活动,同时为我国设在南极的“长城”、“中山”两个科学考察站运送补充物资。新华社记者 张刘仁 摄   1999年11月1日,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开赴南极。 新华社记者 张刘仁 摄 2005年1月 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成功登顶 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 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地面进入冰穹A 并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2005年3月24日,在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返航欢迎仪式上,领队张占海(左一)挥舞手臂。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2008年12月18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南极冰穹A地区。 新华社记者 刘奕湛 摄 2009年2月2日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昆仑站正式开站 实现了中国南极科考 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扩展的跨越 拓展了南极科研的领域和深度 增添了天文观测研究、深冰芯钻探及研究   2009年2月2日拍摄的建成后的中国南极昆仑站。 新华社发 为了使南极内陆考察更加高效、安全 2014年2月8日 我国在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 建成了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 为长期持续开展南极科考提供了良好条件   2013年12月26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开工建设。新华社发   建设中的中国南极泰山站(2014年1月14日摄)。新华社发 2019年10月15日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从深圳出发 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雪龙2”号与“雪龙”号一起“双龙探极” 开启中国极地考察新格局   2019年10月15日,在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码头,工作人员送别“雪龙2”号。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驶离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码头。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2024年2月7日 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 成为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   2024年1月25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现场。新华社发(王海楠 摄)   2024年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 新华社发(张体军 摄)   2024年2月7日在中国南极秦岭站拍摄的揭牌仪式。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 40年来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 无畏风雪严寒 在广袤的南极大陆上踏出坚实足迹 他们在极端环境下坚守 不断拓宽人类对南极生态系统的认知 助力世界人民更好地认识南极 为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保护地球家园 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下一个40年 中国人将继续创造更加了不起的奇迹   2024年12月8日,第41次南极考察队员吸引了企鹅前来“围观”。 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制作:任超
    浏览量:0
    发表于: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