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列表
  • 米乐M612月7日晚 人们冒雨聚集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外 灯光在外墙上打出 法语“谢谢” 字样 宣告这座传奇文化地标的“重生”   2024年12月7日,人们冒雨聚集在巴黎圣母院外。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5年前的2019年4月15日 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 塔尖和屋顶木骨架在大火中被烧毁 文物之殇 让法兰西流泪 也让全世界伤痛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经过5年修复 12月8日 巴黎圣母院重新对公众开放   这是2020年6月9日拍摄的正在进行脚手架拆除工作的巴黎圣母院。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这是2023年12月16日拍摄的准备安装在巴黎圣母院塔尖的公鸡像。新华社发(里特·埃斯 摄)   这是2024年12月8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外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无论是石柱、穹顶还是石雕 所有修复后的石材都恢复成乳白色 和修复一新的彩绘装饰一起 在灯光映衬下熠熠生辉 整个巴黎圣母院显得庄严巍峨 不禁让人想起法国文豪雨果对这里的评价: “一首规模宏大的巨石交响乐。”   这是2024年12月8日在重新开放仪式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这是2024年12月8日在重新开放仪式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几十年来 新华社记者 用镜头记录了这首“交响乐”的 高潮迭起、婉转沉静、弦音流转 让我们打开时光相册 从一幅幅画面中 回味巴黎圣母院的命运交响曲   这是1979年拍摄的巴黎圣母院。新华社发 这座位于塞纳河畔 辉煌雄伟的教堂 始建于12世纪 它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1986年拍摄的巴黎圣母院。新华社记者 穆青 摄   这是1994年拍摄的巴黎圣母院。新华社记者 徐平 摄   2013年2月15日,人们参观为迎接巴黎圣母院850岁生日建造的新铜钟。巴黎圣母院于2013年3月23日迎来850岁生日。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这是2017年6月30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尖塔及巴黎风光。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这是2019年3月23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外景。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教堂为哥特式建筑形式 采用石材建造 外形高耸挺拔 其内部的雕刻和绘画艺术 以及教堂内所收藏的 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也闻名于世   这是2017年6月30日在巴黎圣母院钟塔里拍摄的大钟。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这是2013年10月11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雕塑。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这是2013年10月11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这是2011年5月22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的外部雕刻。新华社记者 唐霁 摄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让这座教堂不仅成为巴黎地标 也成为法国文学乃至文化和精神的地标 它在人类文明史上如此闪耀 即便是没去过巴黎的人 也一定知道它   2002年12月20日,享有盛誉的法国著名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演。这也是该音乐剧在亚洲的首场演出。此次演出,艾斯梅拉达的扮演者艾伦西嘎哈是当时法国最红的演员。 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2013年12月18日,演员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歌剧院表演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新华社发(邓智炜 摄)   2009年10月3日,在巴黎圣母院,游客拍摄由瑞士艺术家创作的装置作品。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那哥特尖顶 入过多少画作诗篇 成为多少文艺创作的灵感源泉 引发多少流连徜徉和深沉喟叹   2015年3月13日,游客在巴黎圣母院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陈晓伟 摄   2019年3月23日,一对新人在巴黎圣母院前拍照。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2023年12月8日,人们在修复中的巴黎圣母院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2024年7月26日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上空的心形烟雾。新华社记者 夏一方 摄   2024年9月11日拍摄的巴黎圣母院模型。当日,“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800多岁的巴黎圣母院 如今浴火重生 “一砖一石,日复一日, 一世纪接一世纪,爱从未消逝。”   这是2024年12月8日在重新开放仪式上拍摄的巴黎圣母院内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制作:方欣、张铖
    浏览量:0
    发表于:2025-01-02
  • 米乐M6图为通车在即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记者 雷声 摄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等 制图:汪哲平   通过!前不久,“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河上架桥、桥上建廊、桥廊一体”的独特构造,让世界惊叹中国造桥的古老智慧。   通车!12月11日,历经4年多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将正式通车。31公里的长度,让它入列国内10座最长跨海通道,也让广东珠海、江门跨海相连。   跨越千年,从越河木拱桥到跨海大通道,“中国之桥”的建造技术传承、飞跃。   如今,以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为代表的一批跨海大桥已成为交通强国加快建设的亮丽名片,彰显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劲实力。   我国跨海大桥全面进入创新与超越新阶段   粤港澳大湾区,跨海大桥不断“上新”。   先跨黄茅海,再越伶仃洋,由黄茅海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构成的“超级跨海通道”,正将粤港澳大湾区“拉直”,让江门、珠海、澳门、香港四座城市紧密相连。   这座长达百公里的“直线”,与通车不久的深中通道、正在建设的狮子洋通道等遥相呼应,共同组成跨海通道群,粤港澳大湾区“内环—中环—外环”三级通道成形。   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一场跨海连接的“行动”也在长三角按下“加速键”。   2021年,浙江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全线建成通车,“一桥越八岛”成就世界最长连岛高速公路;眼下,全长29.2公里的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施工正酣,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跨海高速铁路桥;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开启“穿海之旅”,成为世界在建最长海底高铁隧道……一座座世界级跨海通道接连落子,助力长三角城市群加快连成一体。   飞虹道道,浓缩着我国跨海桥梁建设走过的辉煌历程。   “我国大陆跨海大桥起步于上世纪80至90年代,本世纪初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开始建设。”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我国已建成和在建跨海桥梁约100座。   放在全球尺度上丈量,这一表现更令人自豪。据了解,在约170年的世界现代跨海通道修建史中,除中国外,世界各地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工程约120个,其中,长度超过10公里的大型通道工程占比较小。   “我国最初的跨海桥梁工程规模偏小,技术难度接近一般的跨江河桥。”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0年起,随着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我国大型跨海大桥快速涌现,不仅结构更加多样,还初步形成了海上桥梁集群工程工业化建造能力。   2018年,以港珠澳大桥建成为标志,我国跨海桥岛隧集群工程实现了“由0到1”的突破。此后,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深中通道等跨海项目相继落成,大幅巩固和提升了我国大型跨海通道建造实力。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经历了学习与跟进、提高与追赶两个阶段后,我国跨海大桥已全面进入创新与超越的新阶段。”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说。    基本掌握跨海大桥全链条核心技术能力   跨海大桥建在海上,这意味着,工程不仅要面对更大的桥梁跨径、更久的施工时间,还要经受高盐、高湿、强台风等恶劣环境的考验。   飞虹道道,见证着我国在桥梁建设技术上的一次次突破。   2005年5月,东海大桥全线贯通。作为我国首座外海跨海大桥,工程一举创新了海上施工测量定位、海上施工平台建造等多项技术,并带动了2500吨级以上大型浮吊等装备研制,攻克了强潮海域桥梁建设难题,开创了中国外海超长桥梁建设理论和实践先河。   10多年来,一项项创新成果、一次次技术攻关,助力中国跨海大桥不断书写“最长、最高、最大、最快”新纪录——   2010年底贯通的青岛胶州湾大桥,成为我国首座在北方地区建设的跨海大桥,为寒冷海区建设跨海桥梁提供了新方案。   2018年10月,世界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通过自主攻克外海沉管安装成套技术,打造出世界最长、首例深埋海底公路沉管隧道。   在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中,中交路建团队升级智能筑塔系统,实现了索塔“一爬到顶”,将每节塔柱施工周期由8天缩短至5天,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目前,我国已建成一批大型跨海大桥,涵盖公路桥梁、公铁合建桥梁等多种类型,包括桥梁、隧道和桥岛隧集群工程等各种结构。”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说。   从工程规划到施工建设全链条,我国均已基本掌握核心技术,不断增强的自主建设能力,成为跨海大桥稳步跃升的有力支撑。   配备硬核装备,适应复杂环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研发出一系列现代化的大型海工船舶及高精度施工装备,不仅能有效应对复杂海域环境,还能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汇聚着材料研发、关键工艺、施工装备等各领域的技术成果,“中国之桥”正阔步走出去:从马来西亚槟城二桥到巴拿马运河三桥,从文莱首座跨海大桥大摩拉岛大桥到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一座座由中国设计建造的跨海大桥,成为一张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跨海大桥建设的“经济账”“民生账”   跨海大桥往往造价不菲,动辄百亿元甚至千亿元的巨大投资背后,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   先算“经济账”。   首日,达12.5万车次;首周,超72万车次;首月,破300万车次……6月30日,深中通道一经开通,便车水马龙。   这座全长约24公里的跨海通道,在珠江口“A”字形交通主骨架加上关键“一横”,让广东深圳、中山两地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日均通行20万人估算,深中通道开通后,每日节省的时间能创造GDP超1600万元。   一桥飞架,提速的不仅是交通,更密切了经贸往来。数据显示,深中通道开通后的首个国庆假期,中山市累计接待游客超340万人次,同比实现翻番,实现旅游收入近20亿元,同比增长超95%。   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已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以及在建的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规划中的深珠通道等10余座跨江跨海通道,不断提速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助推珠江两岸融为一体。   “随着深中通道等跨海大桥建成,大湾区城市间要素流动和产业发展关系正从过去以集聚、吸纳和转移为主,转变为以辐射、溢出和分工为主,促进区域经济更加协同、更高质量发展。”业内专家表示。   再算“民生账”。   短期看,大桥建设可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中长期看,通过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大桥建成能促进人员、资本、技术、数据等资源流动,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翻看长三角地图,杭州湾如一道天堑,将两岸城市群截断。为了打破这一隔阂,以跨海大桥“穿针引线”,一场漫长的“缝合”之旅在长三角展开——   2008年,连接浙江嘉兴与宁波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投用,将宁波拉入上海“两小时通勤圈”;   2009年,舟山连岛工程全线通车,让舟山一步进入上海“三小时经济圈”、杭州“两小时经济圈”;   2022年底,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正式开工,预计2027年建成后,宁波将首次接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   密布的跨海大桥让长三角加速从“C”变成“O”。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上海与周边近沪城市之间的通勤规模增长超6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交通物流需求日益提升,跨海通道建设的重要性逐步显现。”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要,加快推动跨海峡海湾通道规划建设,对于影响大、利长远的重大工程,积极开展前期研究和科技攻关。   一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应对复杂挑战。随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未来跨海大桥将走向深水、高浪、高烈度地震的新海域,要进一步加强材料、装备、技术创新,并注重环保和智能化理念,提升跨海桥梁施工效率、安全运营水平和设计寿命。   另一方面,完善标准体系,提升国际影响。目前,我国在跨海大桥建设领域的技术积累已具备国际竞争力,未来需要对相关技术进行系统化整合和标准化制定,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更多跨海通道建设。   面向蔚蓝海域,“中国之桥”将不断跃出新海面、实现新跨越。(记者 韩 鑫)
    浏览量:0
    发表于:2025-01-02
  • 米乐M6  从“拉索”确认首个超级宇宙线源,到嫦娥六号带回世界首份月背样品;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收官,到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交付……   2024年,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闪耀中国的科技“明星”。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确认首个超级宇宙线源   星空下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合成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科学家利用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了一个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并从中找到了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伏宇宙线起源的候选天体。这是人类能够确认的第一个超级宇宙线源。相关成果2月26日在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超级显微镜”升级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5月14日拍摄的上海光源超硬多功能线站。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海光源线站工程5月15日通过国家验收。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在上海光源已有基础上新建了16条性能先进的光束线站,拓展了光源性能,建立了用户辅助实验室和用户数据中心等。   上海光源犹如一台“超级显微镜”,借助它产生的高品质同步辐射光,科研人员可以“看清”微观世界,揭示物质微观结构生成及演化机制。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投入运行后将使上海光源的实验研究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嫦娥六号带回世界首份月背样品1935.3克   6月3日,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后拍摄并回传的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新华社发 (国家航天局供图)   6月25日,嫦娥六号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带回月球背面样品1935.3克。   嫦娥六号任务自发射后历经53天,11个飞行阶段,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并搭载4台国际载荷,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国际合作。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   9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腾空而起,将两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茫茫太空。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两颗卫星。任务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意味着中国人独立自主建设的北斗系统进入发展新征程。   42.02万高斯!我国刷新水冷磁体世界纪录   这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内的水冷磁体(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9月22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成功产生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水冷磁体创造的41.4万高斯的世界纪录。这一磁体的研制成功,将为科学家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提供强大的实验条件,也将为我国建设更高场强的稳态磁体打下关键技术基础。   “天关”卫星在轨交付   2023年7月20日,科研人员在做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的热试验。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   10月31日,“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正式在轨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科学用户使用。“天关”卫星于2024年1月发射升空,并从7月起投入常规科学运行,用于发现宇宙中的X射线暂现源和爆发天体,通过捕捉转瞬即逝的宇宙“焰火”,探索更多宇宙奥秘。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   2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维护保养期间使用物理滤镜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得益于“中国天眼”超高的灵敏度,除脉冲星领域的发现之外,中国科学家还在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   神十九乘组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纪录   12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工作间隙挥手致意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李杰 摄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于12月17日完成首次出舱活动,用时9小时,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纪录,此前的纪录为约8.5小时,是由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创造的。   “探索三号”正式交付 支持我国载人深潜能力向全海域拓展   12月29日拍摄的“探索三号”。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建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12月26日在广州南沙正式交付。“探索三号”船长约104米、排水量约1万吨,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是我国首艘具备全球(含极区)深远海探测和冰区载人深潜支持能力的综合科考船,将支持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全海深向全海域拓展,并将有效提升我国深海考古作业能力。(记者宋晨、张泉)
    浏览量:0
    发表于:2025-01-02